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1843.“你的种必成为外人”表示仁和信将极为罕见,这从“外人”和“种”的含义清楚可知。“外人”或“寄居的”表示不是生在这地的人,因此他没有被视为本地人,而是被视为外来人。但“种”表示仁及其信,如前所示(255,1025节;15:3,1798:1节)。由于这“种”被描述为外来的,而外来的东西都被视为异类,异类是指不在这地,或不属这地的东西,所以可推知,这是极为罕见的东西。由此也可推知,仁和仁之信,也就是“种”将极为罕见。此处论述的主题是完结之前的时期,就是有“大黑暗”,即虚假的时候;这时,“种必成为外人”,也就是说,仁和信将极为罕见。
在末期,信将极为罕见;对此,主在论及时代的完结时(马太福音24:4-51; 马可福音13:3-37; 路加福音21:7-38),已经预言了。这些经文所说的一切都暗示,那时候,仁和信将极为罕见,直到最终荡然无存。约翰在启示录,以及先知书中的许多经文也预言了类似的事,更不用说圣言的历史部分了。
不过,在末期将要消失的信只是指仁,因为除了仁之信外,其它信是不可能存在的。没有仁的人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信,因为仁就是信被植入的土壤。仁是信的心脏,是信的存在和生命的源头。因此,古人将爱和仁比作心,将信比作肺,而心肺都在胸腔里。这种对比也是一个十分恰当的比喻,因为想象没有仁的信之生命,就如同想象只靠肺脏,不靠心脏就能存活,这明显是不可能的。所以古人将属于仁的一切称为心脏的事,将属于无仁之信的一切称为嘴上功夫,或肺的产物(肺通过呼吸进入言语)。古代关于良善和真理的习惯说法便由此而来,因为良善和真理必须从心发出。
1049.“我便记念在我与你们之间所立的约”表示主尤其怜悯那些已经重生的人和那些能够重生的人。这从前面的阐述也可推知,因为对主来说,“记念”就是“怜悯”。记念不能论及主,因为祂自永恒就知道一切事物,无论总体还是细节。但怜悯能论及祂,因为祂知道这就是人的性质,也就是说,如前所述,人的自我如地狱一般,并构成他特有的地狱。事实上,人通过其自我的意愿与地狱相通;这自我出于地狱和它自己是这样:人最大、最强烈的渴望就是一头扎进地狱;并且不满足于此,还渴望把全世界所有人都扔下去。由于人凭自己就是这样一个魔鬼,并且主知道这一点,所以可推知,“记念所立的约”只表示怜悯人,并通过神性手段使他重生,用大能将他引向天堂,只要人的性质允许他使这一切成为可能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